為殘疾人閱讀提供便利,,是一個國家文明水位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保障殘疾人文化權益的題中應有之義。在實踐中,保障盲人和視力障礙者的閱讀權益確實是一個難點,。聯(lián)合國將每年1月4日設為“世界盲文日”,正體現(xiàn)了國際社會對這一特殊群體閱讀書籍,、獲取知識,、實現(xiàn)自立自強的特別關注。
近年來,,我國盲文工作不斷發(fā)展,。截至2019年,,500多家政府單位完成了信息無障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省,、地(市),、縣三級公共圖書館共設立盲文及盲文有聲讀物閱覽室1174個。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盲人群體規(guī)模較大,繼續(xù)為他們的閱讀做好支持和保障工作,,尚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在思想認識上,,不少盲人和視力障礙者對于閱讀的價值和意義缺乏了解,,也不清楚獲取書籍、閱讀書籍的渠道和方法,,亟待加強教育引導,;在圖書種類和內(nèi)容方面,每年針對盲人群體出版的圖書種類還不夠多,,圖書內(nèi)容和形式也有待拓展,、豐富和持續(xù)更新;在獲取渠道上,,圖書租借還不夠便利,,單獨購買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盡快補齊短板,持續(xù)做好盲人群體的閱讀保障工作,,才能讓他們跨越視力障礙,,更便捷地獲取知識和文化給養(yǎng)。
保障盲人和視力障礙者閱讀權益,,離不開法律,、政策層面的保駕護航。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已發(fā)表的作品改為盲文出版的,,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將這樣的規(guī)定細化為可操作的具體措施予以推動,,將進一步促進盲文書籍的出版和豐富,。同時,建議對盲文圖書、明盲對照圖書的出版給予更多財政支持,,加大推廣力度,,讓更多盲人能夠從最新出版的優(yōu)質(zhì)盲文出版物中獲取新知識、新內(nèi)容,。盲文出版物的豐富和發(fā)展,,也離不開社會力量的參與和投入。因此,,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市場前景廣闊的有聲讀物等領域,為盲人和視力障礙者提供高質(zhì)量有聲圖書等產(chǎn)品,,同時鼓勵以公益捐贈等方式為盲人群體獲取書籍提供幫助,,進一步提升盲文書籍和相關閱讀產(chǎn)品的可及性。
保障盲人和視力障礙者閱讀權益,,不僅要投入各方面資源,,也需要加強相關研究和教育引導。在這個意義上,,深化盲人和視力障礙者閱讀的專項研究工作,,尤為必要。充分利用國內(nèi)外各大院校,、學術機構相關領域的科研資源,,組建專業(yè)團隊,進一步推進和強化關于盲人和視力障礙人群閱讀的專項研究,,才能為相關保障工作提供科學依據(jù)和方法,。尤其需要充分發(fā)揮特殊教育學校的核心樞紐作用,吸引社會閱讀推廣機構進行合作,,大力推廣與盲人和視力障礙人群閱讀有關的系列活動,,開展優(yōu)質(zhì)高效的閱讀輔導工作。
如今,,包括盲文圖書,、有聲讀物等形式的書籍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特別是在語音識別,、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加持下,,盲人和視力障礙人群有了更多了解世界、學習知識,、閱讀書籍的窗口,。無論是用手觸摸,還是用耳聆聽,,書籍中的一個個字、一段段話、一篇篇文章,,正串聯(lián)起一個通往外界的知識階梯,,鋪就一條通向未來的光明之路,讓盲人和視力障礙群體感知更加多彩的世界,、體驗更加精彩的人生,。(朱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