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簡,,大愛無言。在我國,99%以上RH血型者屬陽性,RH陰性血型者極為少見,因此又被稱為“熊貓血”,。RH陰性AB型血在人群中的占有比例僅為萬分之三,,在棗莊市390萬人口中,僅有不到90人擁有這種血型,。在華電國際十里泉發(fā)電廠集控運行車間,,邵珠振、邵珠峰兩兄弟正是這種“熊貓血”的擁有者,二十幾年間兄弟倆無償捐獻“熊貓血”,,用平凡行動筑起了人間大愛,。
與時間賽跑 拯救失血產婦
兩兄弟中,哥哥邵珠振個頭不高,,但顯得很精干,,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因其工作優(yōu)秀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工作者,;弟弟邵珠峰為人謙和,、技術精湛,曾獲山東公司仿真機技術比武優(yōu)秀獎,。正是這兩位工作中出色的職工,,有著比熊熊燃燒的爐膛還要火熱的古道熱腸。
1999年和2007年,,弟弟邵珠峰,、哥哥邵珠振先后在體檢中得知自己的血型屬于“熊貓血”。同時也了解到,,由于血型稀少,,需要輸血的病人隨時面臨“血庫告急”的緊迫。邵珠振當即就給棗莊市中心血站留下了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并表示只要血站有需要,,他隨時可以來獻血。
沒曾想,,一串電話號碼成就了兩兄弟義務獻血二十多年的義舉,。每當有特殊血型患者急需輸血時,兄弟倆總會放下手頭事,,像戰(zhàn)士一般奔赴搶險第一線,,“先救人再說”成了他們到達醫(yī)院搶救患者時的口頭禪。
“因產婦大出血,,棗莊市RH陰性AB型血液庫存緊張,急需此類血型的好心人即刻去棗莊礦務局醫(yī)院獻血,?!?016年10月25日中午,一則來自棗莊礦務局醫(yī)院的消息迅速擴散,。
那日天氣陰冷,,楓紅搖曳。正在家里準備做飯的邵珠振接到了來自醫(yī)院的電話:“您好,,是十里泉電廠的邵師傅嗎,?現(xiàn)在醫(yī)院有一名和您一樣血型的產婦大出血,至今仍在搶救,情況十分危急,!您能不能前來獻血,?”
“產婦?這關乎兩條人命,,我這就過去,。”邵珠振一聽,,連忙放下手中的廚具,,打車直奔醫(yī)院。此時的邵珠振心急如焚,,三言兩語給出租車司機說明了情況,,直言:師傅,咱盡可能快,,救人要緊,!
車剛停下,他一個箭步竄出車門,,三步并作兩步直奔急救室,。產婦家屬正在手術室門口著急地踱著步子,東張西望地盼著他的到來,,身旁呱呱落地的嬰兒的哭喊聲更讓人心揪,。
見到邵珠振,產婦家屬一把握住了他的雙手,,一米八幾的大漢兩行熱淚奪眶而出,,激動地哽咽起來……這一刻,邵珠振的心就像被烈火灼燒一般,,他用力握著病人家屬的手:“兄弟你別著急,,我現(xiàn)在就去獻血,一定能夠將你妻子搶救過來,!”容不得絲毫怠慢,,他急忙擼起袖子,粗長的針管便扎進了他黝黑的皮膚,,殷紅的血液順著輸血管流進儲血袋的瞬間,,他的心才稍稍安定下來。不一會400ml的血液帶著邵珠振的體溫流進了產婦幾近干涸的生命長河,。
等待手術的過程中,,他具體了解了產婦的情況:生產后,體內血管有嚴重出血癥狀,,手術無法進行,,必須冷凍血管降低出血量,,才能保證手術順利進行,而為了保證產婦生命特征,,只有大量輸血,。抽血后的邵珠振寸步不離地守候在醫(yī)院里,安慰病人家屬,,隨時待命,,準備第二次營救。周圍人看到邵珠振始終在病床前,,甚至以為他才是病人家屬,。
幾個小時后,產婦轉危為安,,家屬激動地擁進病房,,而他卻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悄悄轉身離開了醫(yī)院……
時光在流轉,,邵珠振的義舉卻仍在延續(xù),。2018年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棗莊婦幼保健站一名孕婦因剖腹產急需用血,,他知道后依然毫不猶豫地卷起了袖口,,還是那句口頭禪“先救人再說”……
愛心接力 兄弟同心齊上陣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善良的美德在家庭內總是能夠傳承和延續(xù),,在哥哥邵珠振的帶領和影響下,弟弟邵珠峰也踏上了無償獻血之路,。
“我還記得是2010年6月,,也是血站的負責人打來電話說‘一位病人急需輸血,馬上來一趟,!’但是我當時發(fā)燒感冒,,身體情況不允許,就急忙打電話聯(lián)系到了我的弟弟,。當時弟弟二話沒說,,就趕往了血站。自此之后,,弟弟和我在獻血上互為依靠,,相互支持,直到現(xiàn)在,。”哥哥邵珠振回憶起第一次給弟弟電話,,讓他代替自己去獻血的情景依舊歷歷在目,。
“哥,,我回來了。下次,,再有這種情況,,咱們兄弟倆一起去?!币粋€電話,,一個回復,兩顆滾燙的心,,一條共同的獻血路,。從此,兄弟倆在漫漫獻血之路上,,并肩前行,,留下了很多佳話。
邵珠峰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是一個北風凜冽的冬天——2016年的12月5日,,他正在家里吃飯,手機忽然響了起來,,電話那頭傳出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珠峰,,一位老太太做手術需要用血,老人家身子骨弱,,用血情況很緊急,!你能趕快來一趟嗎?我這就派車去接你,!”是棗莊血站的負責人打來電話,。
“不要來車接!一來一回耽誤功夫,,我騎電動車馬上就到,!”聽到這,他顧不上給家人說明,,打著電話就沖出了家門,。
寒風冰冷不了熱血。不到二十分鐘,,一股鮮紅的暖流就流進了正在手術之中老人血管里……
此事過去不到半年,,一位中年男子騎摩托車時和貨車相撞,急需手術用血,。正在上班的邵珠峰知道此事后,,心急火燎地向班長請了假就趕往醫(yī)院……也正是這次,班組人員才知道了他的獻血義舉,。
“其實我們也沒做什么,,這些事都很普通,。”剛下夜班的弟弟邵珠峰略顯疲憊,,靦腆地擺了擺手,,炯烔有神的眼睛里透露著樸實和善良。
“十里泉電廠的兩兄弟都是好人,,我們全家人都得感謝他們,,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說這話的是一位曾獲得過兄弟倆救助的人……正是這些人口口相傳,,讓“熊貓兄弟”的故事在素不相識,、又血脈相連的人群里傳播開來,故事的背后,,關于“熊貓血”,,關于“熊貓兄弟”的美談還在持續(xù),并隨時上演……
面對誤解 用愛和科學化解
二十多年里,,邵珠振和邵珠峰救人于危難之中的事情時有發(fā)生,,素日里,他們也從未間斷過無償獻血,。
隨著獻血次數(shù)的增多,,引起了他父母的擔憂,特別是已近耄耋之年的老父親曾有一次上門規(guī)勸:“兒啊,,以后不要再獻血了,,對身體不好,我們還指望你養(yǎng)老呢,?!?/p>
“沒事,爸爸,,醫(yī)生都說了,,獻血不但不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對健康有好處,,提高人體的造血功能,,可以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p>
“你說的是真的嗎,,不會是人家為了讓你獻血的借口吧?”老父親依然將信將疑,。
“爸爸,,這是科學,你就放心吧,?!笨吹嚼细赣H擔心的樣子,,邵珠振拿起手機在百度搜到獻血有益健康的科普知識念給父親聽,這才打消了老人的疑慮,。但每次父親去兄弟倆的家里,還會拎著兩只老母雞,,說給他補血用,,每次他都付之一笑,他知道父親還是不放心,,但是已經(jīng)不會阻止他們繼續(xù)傳遞生的希望,。
對于家人的擔憂,兄弟倆能理解,;對于救死扶傷,,他們更覺得義不容辭。
從最開始獻血200ml到后來每次400ml,,兄弟倆始終認為獻血既有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又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是一件兩全齊美的事,更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很多受助者和他們倆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也用自己的善良和愛心影響著身邊同事和更多的人。
據(jù)血站不完全統(tǒng)計,,二十多年來倆兄弟捐獻的血液達到16000余毫升,,相當于四名正常成年人體內的全部血量。滾滾熱血流進了受助者的胸膛,,救活了生命,,也點亮了人性的光輝。由于兩兄弟倆擁有如熊貓般珍貴的血型,,和如熊貓般珍貴的品格,,因此他們都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熊貓兄弟”。
對待工作 擁有熱血一樣的情懷
2019年6月12日晚上9點左右,,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原本平靜的夜晚,。
“邵師傅,我們剛接到通知,,有一名高齡產婦有大出血前兆,,您明天一早能趕來血站獻血嗎?”“程科長,,您放心,,明天我一定趕到,明天我八點的白班,,咱們能不能早去一會兒,?”
第二天一早6點半,,邵珠振來到血站,程科長已在等候,。經(jīng)過各項身體指標檢查合格后,,400mlRH陰性AB型血順著透明的導管,從邵珠振的手臂緩緩流出,,即將灌溉又一個受助者的生命……
當記者問到獻血的義舉會堅持多久時,,51歲的邵珠振眼神里透著堅定:“同樣的血型,就像是我的親人一樣,,只要有需要,,只要身體允許,我們會一直獻下去,!” 而后有點落寞:“現(xiàn)在年齡大了,,只是今年6月獻血后我感覺身體比以往疲憊了許多”。
這時,,一旁的徒弟小何突然插話道:“師傅,,您怎么忘了,獻血那天回來您沒有休息,,白班倒后夜,,就算鐵打的身體也扛不住啊,!”瞬間,,在場的人員沉默了,靜得只聽見窗外嘩嘩的雨聲,。這就是邵珠振師傅,,樸實無華中卻擎起了心靈的高地。
和獻血的“隨叫隨到”一樣,,工作上他也是“哪里需要哪里搬”,。
2007年,由于“上大壓小”政策,,邵珠振所在的140兆瓦機組進行了關停,。這一年,為緩解秸稈人員緊張的局面,,他被調到秸稈運行,。為了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環(huán)境,干好每一項工作,,每個班他都努力學習,、鉆研業(yè)務,一有空就外出檢查系統(tǒng)、巡視設備,,就連吃飯也不忘向叉車司機師傅請教,,回家還要學習電工理論知識,很快他就以優(yōu)異成績取得電工操作證和叉車駕駛證,,成為班里名副其實的“多面手”,。隨著秸稈設備老化,管道堵塞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有一次為疏通管道,,他和班組成員在現(xiàn)場連續(xù)工作18個小時,才恢復設備的正常運行,。
2015年,46歲的邵珠振從秸稈調到330兆瓦機組工作,。由于眼睛有些老花,,他每次點擊鼠標都要謹慎地反復確認,這么多年從未出現(xiàn)過誤操作,。不僅如此,,邵珠振還帶領青工攻克了低負荷鍋爐壁溫調整的難題?!八偰馨l(fā)現(xiàn)我們發(fā)現(xiàn)不了的缺陷,。在巡檢時,邵師傅總是先巡檢一遍,,然后讓我們自己去,,回來后師傅就考問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果我們答不上來,,師傅就會不厭其煩地帶著我們重新回到現(xiàn)場再講解一遍,。”徒弟石思峰告訴記者,,邵珠振火眼金睛一般的敏銳洞察力和高度的責任心也讓他收獲了“缺陷能手”的稱號,。
“年齡大了,記性不好了,,那就多背幾遍,,660兆瓦機組自動化程度高,不學習會跟不上,?!钡艿苌壑榉逡餐绺缫粯訋捉?jīng)轉崗,從140兆瓦到330兆瓦再到新投產的660兆瓦機組,,從電氣運行到脫硫運行,,再到如今的全能值班,已過不惑之年的他依舊堅持每天看系統(tǒng)圖、背參數(shù),。憑借著一份認真和執(zhí)著,,原本從事電氣專業(yè)的邵珠峰已能夠在機械化程度極高的660兆瓦機組熟練調節(jié)鍋爐620攝氏度再熱溫度,和班里的大學生一樣精準,。
“作為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傅,,無論在什么崗位,邵家兩兄弟都盡職盡責,,嚴格執(zhí)行各項制度,,為年輕人樹立了榜樣?!奔剡\行車間副主任楊守華對他們有著很高的評價,。
“有他在,我們就安心,!”徒弟們聊起師傅的種種,,眼神中流露著滿滿的敬佩和愛戴。
責任擔當 源自家風傳承
是什么樣的原因讓邵家兄弟在無償獻血的路上堅守20余載,?又是什么樣的原因讓他們在工作中處處身先士卒,、盡責擔當?隨著采訪的不斷深入,,我們從邵家三代電力人一脈相承的家風中找到了答案,。
“父親從1979年建廠時就在十里泉電廠工作,我們姊妹五人也都在電力行業(yè),,現(xiàn)在我的女兒也加入了華電大家庭,,我們三代人都是電力行業(yè)的職工?!闭f這話時,,邵珠振臉上透露著驕傲。
“其實父親對我們最大的影響,,還是‘做事先做人’,,要尊敬老師傅!”邵珠峰補充道,,“現(xiàn)在廠里還有很多父親培養(yǎng)起來的徒弟,,至今仍然非常尊敬他?!?/p>
現(xiàn)在,,年近半百的兄弟倆已然也成為了“老師傅”,而他們正像他們的父親當年那樣,,不僅在工作中對徒弟們悉心教導,,而且在生活上也無微不至地關懷,,尤其是對家在外地的青年職工。
“去年我結婚的時候,,師傅就帶領我們全班都來幫忙,,忙前忙后的他真的就像我的父親,時時刻刻為我們年輕人著想,?!蓖降苁挤鍖煾党錆M了感激,就連石思峰的父母都說:“孩子能跟著這么好的師傅,,我們放心,!”
2018年,邵珠振的女兒大學畢業(yè),,加入了華電東營公司,,成為了一名電力新兵?!皩嵙暤臅r候,,女兒看到生產現(xiàn)場辛苦工作、渾身被汗水浸透的工人師傅,,她就給她媽打電話說:‘媽媽,原來爸每天工作這么辛苦,。最近天氣太熱了,,爸上班時出汗多了很不舒服,多給他準備幾套換洗的衣服,,別讓他感冒了,,讓他保重身體?!闭勂鸲碌呐畠?,邵珠振的眼神充滿了慈愛,而這溫情的一幕,,也讓在場的記者紅了眼眶……
走近邵珠振,、邵珠峰,讓我們看到了普通人默默的奉獻和堅守,,他們用至簡至樸的行動匯聚著人世間無言的大愛,。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采訪結束后,,我們一一起立同兩位邵師傅握手道別,從他們厚厚的手掌傳遞出的溫度,,也格外有力量,。離開集控運行車間的路上,每個人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靜。
我們不禁想到,,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夠稱得上模范,?到底是什么樣的精神支撐著兩兄弟默默前行、不圖名利,?通過本次采訪,,一個個答案在大家心頭浮現(xiàn),我們也相信,,在這樣浮躁的社會中總有這樣高尚的人,、總有這樣溫暖的力量裝點我們的精神家園,讓這個世界更加蓬勃向上,。
畢竟,,比“熊貓”更珍貴的,是一顆金子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