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2020年第一場大雪過后,位于棗莊市薛城區(qū)鄒塢鎮(zhèn)中陳郝村的江北中陳郝陶瓷研發(fā)有限公司傳來喜訊,,江北第一柴窯開窯,,標志著古法柴窯燒制陶瓷技藝傳承取得階段性成果。
記者了解到,容積達6立方米的這座江北第一柴窯于2019年12月27日裝窯、12月28日點火,,經過13個晝夜的燒制和等待,,包括仿古瓶,、仿古罐,、開裂坯、梅瓶等16類360余件作品出窯?,F場舉行了簡短的開窯儀式,,40余位陶瓷制作技師和愛好者參加了開窯儀式。
江北中陳郝陶瓷研發(fā)有限公司經理馬士常激動地向記者介紹說,,古語說“瑞雪兆豐年”,,我今天也是收獲滿滿。從裝窯,、點火到今天的成功開窯,,給我?guī)砹巳齻€沒想到,第一是作品燒制成功率那么高讓我沒想到,,通過清點檢驗,,這次我們用古法燒制的陶瓷作品成功率達到了70%以上;第二是燒制時間之短讓我沒想到,,從點火到達到1300度的燒制溫度只用了72個小時,,這也是我目前了解燒制溫度達標時間最短的;第三也是我最不敢想的,,就是古法制作燒制中陳郝陶瓷技藝在我們團隊的努力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也是我今天最大的驚喜和收獲。
中陳郝是薛城區(qū)一個古老村莊,,約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居民聚落,。釣臺、卓山余脈,,山麓一帶盛產高嶺土,,土質非常黏,不容易斷裂,適合做陶瓷,。所以,,民間流傳著一句話"中陳郝瓷土筐值百錢"。早在1400多年前,,這里就開始了瓷器的燒制,,并形成交易市場,歷隋唐,,經五代,,至宋元,這個交易場所日益興旺昌盛,。到了明清時期,,中陳郝已成為燒瓷業(yè)的集散巨鎮(zhèn)。與京杭大運河相通的蟠龍河自北向南從村中流過,,河上橋梁橫臥,,橋下舟船競游,兩岸窯爐星羅棋布,,沿河靠橋廟宇林立,。因此,,直到現在這里還流傳著“九廟十橋七十二座缸瓦窯”的掌故,。中陳郝是我國北方地區(qū)瓷窯燒制業(yè)的發(fā)祥地,繁盛時瓷窯遍布村莊四周,,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有“江北第一窯”和“魯南瓷都”之美稱。2006年,,中陳郝瓷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3歲的馬士常從事過餐飲,、仿古建筑等行業(yè),作為土生土長的中陳郝村民,,對村子的歷史了如指掌,。小時候,他看到村民蓋房子,、耕地,,挖出來很多瓷器,大部分都是生活用品,如碗,、盤子,、罐子、壇子等,。1987年秋天,,山東大學和棗莊市博物館聯(lián)合對中陳郝村的古瓷窯遺址進行發(fā)掘,,出土了部分文物,確定了磁窯燒制瓷器的時間,。經常旁觀發(fā)掘工作的他,,一下子被文物專家們淵博的知識和出土的各類精美陶瓷物品所吸引,慢慢開始迷戀起了家鄉(xiāng)的陶瓷。
中陳郝主要盛產青瓷和白瓷,,造型古樸凝重,,以實用為主,,堅實耐用。從2014年開始,,馬士常心無旁騖,專心研究中陳郝陶瓷技藝,。2017年,,他自費到淄博、景德鎮(zhèn)學習制陶技術,,投資50余萬元購置先進的陶瓷制作設備,,新建混窯、電窯,、柴窯各一座,。經過不懈努力,逐步掌握了古瓷燒制技術,,失傳多年的中陳郝陶瓷制作技藝又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
談到下步打算,馬士常信心滿滿,,計劃進一步擴大規(guī)模,,讓古瓷制作向產業(yè)化發(fā)展,帶動周邊群眾參與其中,,在古瓷文化傳承與發(fā)展中得到實惠,。在作品研發(fā)上,高,、中,、低檔同步推進,讓中陳郝陶瓷作品走進尋常百姓家,;同時,,他還打算建一處陶瓷藝術體驗館,讓市民樂享古瓷制作全過程,,將中陳郝古瓷制作技藝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