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工商學院的一堂思政課上,,幾個蒙著眼睛的“攀登者”正在教室里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而其他同學則正在為他們“導航”:“向左,、向左,,向右、向右……”,。當?shù)谝粋€“攀登者”踏上講臺時,,教室里響起歡呼聲:“我們登頂啦!”(11月29日《中國青年報》)
以類似情景劇的方式上一堂思政課,,讓學生按照老師設定的“劇情”現(xiàn)場“表演”,。然后提出相關問題:“攀登者”有什么感受?觀察者有什么洞察,?活動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同學們紛紛拿起手機開始發(fā)“彈幕”,,表達各種觀點,。這樣的思政課的確很新穎,難怪學生課后稱“理論是可以體驗的”,!由此可見,,思政課創(chuàng)新貴在引發(fā)學生思考興趣,。
要創(chuàng)新方法激發(fā)興趣,。思政課很重要,但怎樣讓學生愿意聽并且聽得進去,,至關重要,。山東工商學院的思政課受到學生們的喜愛,,關鍵是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研究學生容易接受的授課方式,,把原本比較抽象的思政課講“活”了,。實踐反復表明,思政課最忌諱的就是被動講授,、照本宣科,這會讓學生失去興趣,。上好思政課,,關鍵是要加大對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要貼近學生需要,,善于運用體驗的教學方法,,變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為互動交流,著眼思想與現(xiàn)實互動循環(huán),,既將現(xiàn)實因素引入理論,,又將理論引入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接受的思想教育從靜止,、被動的知識狀態(tài)被“激活”,,真正活躍在腦海中,、體現(xiàn)在言行上,成為學生的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
要善用興趣激活思想,。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思政課是一門特殊的學科,,上好思政課需要教師善于用腦,充分了解當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習慣,、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等各方面情況,,準確掌握學生的所思所想、困惑所在,、期待所在,,找準學生的“心結”,有針對性地把科學理論講深講透,,把知識從書本上搬到學生的腦海里,,把真善美的種子埋在學生心里,以靈活的教學方式激活學生的思想,,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善于把“大道理”轉化為“小故事”,以小見大,,借事說理,,以理說事,,讓有意義的內容有意思,讓有深度的理論有溫度,。
思政課創(chuàng)新是趨勢,,不論如何創(chuàng)新,都必須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實際,聚焦并及時回答學生普遍關心關注的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在這個前提下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載體,既重視以理服人,,也注重以情感人,,更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讓學生有所感更有所悟、有所得,。